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国术魂:中国武术的精神世界
国术魂:中国武术的精神世界


国术魂:中国武术的精神世界

作  者:徐光兴

出 版 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丛 书: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丛书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21208391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灵疗愈  >  社会心理学    

标  签: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国术魂:中国武术的精神世界》武术,又称“国术”。世上有识之士皆言“武”者,“止戈” 之意也。即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不武。而作者认为,“武”字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正戈”。这个“正”字内涵丰富,包含着正义、公平、行侠、仗义等,用武是为了维护这些“正” 的东西,否则就是邪恶的暴力,是破坏的武力。此外,“正戈”还有“枕戈”的谐音含义,即睡觉时枕着枪,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中国武术中的技击之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华夏民族特有之长技。个人练之,非但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可以改变精神气质和心理素质,有益身心。中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有很强的“心学”特征。如果我们能像提倡“国学”那样,也来提倡“国术”,一个既掌握了“国学”又掌握了“国术”的中国人,辅之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实力,我们民族的强大和复兴便指日可待了。

TOP作者简介

徐光兴,国内知名的学校心理咨询与教育辅导专家,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和教育专家。1989年出国留学,专攻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及心理咨询和诊断技术,获日本教育学博士和美国心理学博士学位。为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阅历丰富。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华东地区心理咨询行业机构联谊会会长。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各种著作、译著,文艺作品40余部,计800余万字。

TOP目录

丛书序言一001

丛书序言二003

前  言001

第一编  武学的诞生

一、武术的文化渊源003

武学理论的建立与来源 / 004

《易经》:武学智慧的宝藏 / 007

太极拳的哲理与魅力 / 009

“五行”与“八卦”对武学的影响 / 013

二、江湖侠义的传奇文化019

侠客的出现与活动 / 020

武功技术的神奇化 / 024

刺客与游侠创造的历史 / 028

墨侠的侠义精神 / 032

传奇女侠聂隐娘 / 037

三、武学的艺术化044

剑胆琴心觅知音 / 045

江湖侠士的音乐迷 / 049

武功与棋艺 / 054

书画侠义道 / 059

酒醉的武功 / 062

四、中国武术的分类与基本特质067

“武艺”与“功夫”的缘起 / 068

徒手格斗:内家拳与外家拳 / 071

以弱胜强的“神拳” / 074

奇门格斗的秘技 / 079

第二编武术世界的主导

一、天下武功汇少林087

佛教理论对武学的促进 / 088

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 / 091

天下对手,教会武僧 / 097

少林武功的基本特质与类别101

二、以柔克刚的武当精神106

《黄帝内经》和道教学说的影响 / 107

张三丰和武当玄功 / 109

武当功夫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 112

行云流水武当剑 / 115

三、刚柔相济天地广119

峨眉武功的神秘面纱 / 120

峨眉独门绝技与特色 / 124

诞生于内忧外患中的南拳 / 127

火烧少林寺与南拳传奇 / 133

四、丐帮的真实与虚构139

丐帮组织的创建 / 140

江湖面目和帮会行规 / 143

丐帮武功的虚与实 / 148

俗而能雅的文化艺术贡献 / 152

第三编武学的职业化与衰落

一、武科举制度的盛衰161

中国武科举制度的创设 / 162

武举的变革:军事理论修养 / 166

清朝武科举的再变革与废止 / 172

军战武术的搏杀精神 / 175

二、镖局的保镖生涯180

镖局的起源与消亡 / 181

镖师的业务与武功 / 185

黑白两道的镖行天下 / 190

保镖生涯中的传奇人物 / 196

三、国术和冷兵器的遗产202

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术” / 203

从打擂台到竞技武术 / 207

称霸江湖、驰骋疆场的兵器 / 211

奇门迭出的杂兵器 / 217

TOP书摘

侠客的出现与活动

关于“侠”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末年的《韩非子·五蠹》,书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认为儒、侠和工商业者一起都是国家的蛀虫。然而在韩非子的书中,第一次把侠看作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韩非子是站在秦王朝的立场,即想要统一天下。想统一天下就必然要发生战争,但是儒家主张和平,主张以理治天下,就与朝廷的政策相冲突;而侠士是帮助弱小者,是反对兼并的统一战争的。所以当时韩非子就把儒和侠作为是当时的五种蠹虫之一,把他们算作危害社会的力量。

在东汉编成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侠”的:篆书“侠”的字形是由“人”字和“夹”字组成的。人字旁表明这是一种人的行为,夹是一个大人携带着两个小人,意思是有力量的人帮助弱小的人。同时这个“侠”字也解释为是仗义疏财的人,是慷慨赴死的人。这一解释代表了汉代人们对侠的理解。那么侠是何时出现的呢?

侠客,在西方的文化中被译为“骑士”或“旅行骑士”(“游侠”,Knights-errant),被当作东方的浪漫骑士,是古代中国一个新社会阶层。他们的前身是武士,可能受过儒家思想启蒙,也可能是墨家组织中的秘密成员。他们与报效朝廷权力的武士不同,不受皇权的约束,有自己提倡的一套正义观念,并使用法律和礼教所禁止的暴力行为。他们既像是现代社会中警察的角色,又是法庭的裁判者,执行者角色,他们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自由生活感到自豪。

但是中国的“侠客”与西方的骑士其实并不相同,我们略作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西方的骑士一般出身贵族家庭,有自己的封地封号,效忠于优待自己的领主,而中国的侠客出身三教九流,甚至底层社会,他们居无定所,并不效忠于特定君主;第二,西方的骑士可以称之为“浪漫”,他们常常为一个美貌贵夫人决斗、丧命,有自己的爱情伦理观,而中国的侠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念或诺言,甚至可以放弃或牺牲爱情也在所不惜;第三,西方的骑士活动在社会上是公开的,要有明确的记载,而中国的侠客在社会上的活动是隐蔽的,杀人之后,不留行踪,把名声和身影都藏匿起来;最后,西方的骑士一般是男性的象征,是男人的活动,而中国的侠客有不少是女性,她们有时比男性更神秘,更冷酷无情,甚至武功更高超。如《唐传奇》中著名的女侠“聂隐娘”之类的高手。

公元8世纪,是唐朝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商业和文学的发达,使年轻人的浪漫情怀得以激发,只要有钱就可以在从首都长安到丝绸之路上,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诗人、侠客、歌妓、道士、武术家和国外来的传教士、商人等。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李白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是皇室李氏的远亲,出生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国的境内,在幼年时代随家庭迁居到四川。他酷爱文学诗歌,也学习了一些道术,占卜和格斗击剑技法。在少年时代,他曾经失踪了一年多,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拜了一位侠客为师学习剑术。不久,他又和一位道士去深山隐居。成年后,他以道家的仙风道骨写作诗歌,以侠客的敏捷与豪情游览天下名川大山。

李白对武学和侠客精神的推崇,使他成为唐代武学精英文化中的代言人,他在许多诗歌中都透露出这种文化的底蕴。可惜在许多唐诗的选集选本中,以及在现代的研究唐诗的学者的书籍、文章中,都不选录和分析这些诗歌,似乎这些诗歌从不存在过,不知这是一种学术偏见还是故意的疏忽。其中,李白的《侠客行》,是武学诗歌中的代表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分析价值。全文记录、分析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是李白的古风诗五十九首中的一首,是描写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行”相当于现代武打电视剧中的主题歌的含义。诗歌一开始如电影场景似的,写出侠客的“帅气”和“酷劲”。这位侠客来自中原的燕赵之地,自古燕赵之地就多慷慨悲歌之士,都顶一个少数民族特征的帽子,佩戴着冰雪般锋利明亮的宝剑。雪白的骏马配上银色鞍辔,如闪电流星般地飞驰而过,简直帅呆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位侠客武功了得,来去千里之内,无人能发现他的踪迹。“十步杀一人”是来自道家的《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即当一切结束后,抖一抖衣上的尘土和血迹,便隐藏起踪迹,再没人知道他在哪儿了。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这是写侠客平时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空暇之时与贵族豪门的信陵君对饮,解下宝剑,横在膝头。信陵君是战国时代四大豪门贵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喜欢结交天下英雄豪杰,门下有食客三千余人。而诗中的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大家和侠客都有豪迈之气,所以才一起痛饮美酒。然后几杯酒一下肚,就可以立下承诺,即使五岳崩溃倒塌,也不及这个承诺更为重要。侠客脸红耳热,豪气冲天,如白虹贯日,“素霓”是不寻常的天象,如一条白手巾挂在天上,预示要有不寻常的大事发生了。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几句是说信陵君的门客,侯嬴盗虎符,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权贵,魏赵两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秦国派大军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大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信陵君手下的门客侯嬴通过魏王的宠姬,盗得调动大军的虎符,去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之令代晋鄙领军发兵。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终于领军解了赵国之围。所以说这两位侠士,舍生忘死,他们的壮举功绩,要在史册中记载下来,流传千秋,即使他们死去了,而豪侠们的精神骨气仍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无愧于世间的豪侠。这是李白对他们最高的赞美和评价。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崇尚侠义精神的人,他在著名的《与韩荆州书》里自称“白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正因为李白有过这种游侠的经历,有着对个人自由和独立的强烈向往,加上他的才华横溢,从而写就了《侠客行》这首流布非常广泛的诗。李白利用他所想象的侠客的形象,创造了非常高的文学成就。这也给后来的侠客模式确定了一种固定的印象——侠客是独来独往、敢作敢当的,有时又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般孤独、无所适从的,但内心还是充满着对正义的追求。

唐代对侠客有一种崇拜,但已经和汉代有所不同,侠逐渐从现实的世界淡出,进入了想象的世界。如果和前代作一个比较,可以发现在唐以前侠客的史实记载比较丰富,而侠客在唐代表现为文学领域中的艺术性人物。不仅是李白,王维的《少年行》里也说“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诗句,不过王维的诗写的是军人立功边塞,这就把侠客和报国壮志融合起来了。侠客不再只是民间行为,也是为国为民的社会主流行为。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3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8.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