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经验这魔鬼
经验这魔鬼


经验这魔鬼

作  者:王福振 著

出 版 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31669753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励志    

标  签:成功/激励  成功/励志  成功法则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全新的角度,以与读者聊天式的对话,告诉人们既要重视经验,又要认识经验的局限性,甚至要颠覆经验,挑战经验,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既适合青年阅读,也为创业的读者提供了最好的思路,在国家号召“创新中国”的大背景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社会价值。

TOP作者简介

  王福振:2007-2012 北京爱书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品牌总监。2001-2005 志鸿教育集团产品总监高级。品牌策划专家,多档电视财经节目特邀嘉宾,专栏作者。

TOP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一头奶牛的世界
第二章 找个框框跳进去
1.造人流水线 
2.越雷池者,杀无赦 
3.祖宗之法不可变 
4.世上无“定律”,一切皆人为 
5.世界上最昂贵的废物 
第三章 职场生存,找找你的“奶牛”
1.“枪打出头鸟” 
2.领导永远是正确的 
3.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4.我就是个打工的 
5.怎么过都是一天,你要怎么过 
6.哈哈,老板没看见 
7.领导在的时候扫地 
8.明天再做也来得及 
9. 谁给我钱,我给谁干 
10.差不多就行了 
11.我遇到的公司环境总不理想 
12.邻居的饭菜就是香 
13.领导就会折腾人 
14.谁挡路就得踢开他 
15.我的上司什么都不懂 
16.老板说话不兑现 
17.当老板比当员工容易 
第四章 就业难,就创业——放下经验的包袱
1.创业者都是很有经验的 
2.成功经验可以复制 
3.“异想天开”其实是个好词 
4.“与众不同”就危险吗 
5.创业起步,一捅就破的窗户纸 
6.人家大,关你什么事 
7.有了稳赚的项目再去创业,那你还是算了吧 
8.资金不够无法创业?胆小别说人莽撞 
9.你还在拼速度 
10.创业就是单打独斗,你真的 OUT 了 
11.商机很难把握  
12.经济不景气无法创业 
13.起点高成就才能高 
14.成功者都是天生的 
15.有时候,山寨也是个选项 
16.成功者都是聪明人 
17.产品完美后才能创业 
18.自己人才信得过 
19.慎重,就是等 
20.成功等于把企业做得很大 
第五章 似是而非的 “经验”,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1.借钱是坏事 
2.钱要存到银行才保险 
3.没有本钱不能创业 
4.计划周密才能成功 
5.社会总是公平的 
6.好马不吃回头草 
7.环境总是不理想 
8.成功等于永不放弃 
9.危机只有危险,那么机在哪里 
10.能创新的都是大人物 
第六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思维决定高度
1.总会有不同观点存在 
2.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思路决定出路 
3.创新的思维障碍——定势思维 
4.创新的思维障碍——偏见思维 
5.全世界只有一个我——独立思维 
6.敢为天下先——勇者思维 
7.和尚也能用梳子——发散思维 
8.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嫁接思维 
9.条条大路通罗马——间接思维 
10.晴卖扇子雨卖伞——逆向思维 
11.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改变问题——转换思维 
12.风马牛都相及——联想思维 
13.跳出原来的圈子——侧向思维 
第七章 成功没有经验,行动才是关键
1.找出你的心魔——迷信经验的十大心理根源 
2.敢于打破常规 
3.横冲直撞,打出一片天地 
4.善于发现,敢于怀疑 
5.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学会变通 
6.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以万变应万变 
7.天生我材必有用——发现优势,利用优势

 

TOP书摘

   【1.造人流水线】
喜欢标准答案,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著特征。无论对于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国人总愿意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有人思维跳跃、独特,不同于常规,那么,这个人就会被认为是另类,是走入“歧途”的人。
恪守常规有好的一面,因为有了常规,可以减少思考的时间,避免少走弯路,直接地实现目标。但是,它也有不好的一面。由于常规固定不变,非常明确,在常规面前,人们常常不必动用思维,致使脑细胞处于呆滞的不活跃状态,阻碍了新思想的发生。
可以说,标准化也是一块绊脚石。作为经验思维的一种形式,标准化阻碍了思维的喷涌。
以高考为例。
高考在中国一向备受重视,它对所有人的考察,只有一道门槛,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分数。只有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被“注册”为人才;如果分数线不够,那么,便被视为劣才,便要被淘汰,大学之门将无情关闭。
分数标准十分冷酷,它将许多才华满腹的人,排斥开,放弃掉,推拒到苦闷的边缘地带。显然,它是非常偏激、极端,不够科学的。
如果按照分数标准来确定谁是不是人才,那么,爱迪生肯定算不上人才。因为爱迪生被老师认为“低能”,他从未上过大学。但事实上,他却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发明专利超过1000项,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设想一下,如果爱迪生生活在中国,要面临高考的分数标准,那么,世界上会不会因此而消失一位大发明家呢?
标准答案思维来自于思维的惰性,它严重影响了中国人。
所谓的思维惰性,有一个典型特征:懒得动用自己的大脑,懒得思考,在遇到问题时,只去看其他人怎么解决困难,如果有成功的先例,便立刻将先例作为标准答案,一一照搬过来,人云亦云。
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标准答案的。如果不能消除思维惰性的话,那么,一旦寻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标准,就会感到茫然,束手无策。因为自己长期受到定势思维的控制,已经变得麻木、懒散、缺乏创造力,当危机突然来临时,惰性的头脑根本不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
标准化思维好像一剂麻药,麻醉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
中国人的创新思维很差,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已经分析、论证过。有的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导致的;有的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本民族具有“劣根性”;有的专家甚至提出“儒教危害论”;有的专家则非常干脆,直接表示,在中国人的躯体里,根本就没有生长创造智慧的细胞……
无论哪一位专家,他们的论据都非常丰富,分析时的逻辑都格外缜密,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论都有偏差,都不够精准。最准确的答案,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标准化。
如果把标准化思维比作一个筛子,那么,这个筛子究竟有几层,实在难以确定,相信它并不比十八层地狱少。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中国人都挤在最底下的一层,从那里往上攀登,经受着筛子一层一层的过滤。那些“成功”经过过滤的人,已经被筛子细小的孔洞,磨去了所有的棱角,变得非常标准,同时也变得千人一面,失去了自己的特点。
不能否认,家长们是善良的,老师们是负责任的,权威们是关注下一代的,领袖们是爱护祖国的花朵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美好的。只不过,他们缺乏实用的智慧,他们没去理解人的多种本性,他们担心下一代长歪了,走偏了。正是这种极度的爱,让他们做出极致的举动:搬出一条条规范,进行一项项管制,确保大多数人“正常”。如此一来,又很省心。
其实呢?这种“正常”,是极大的不正常,极大的思维误区。
担心与省心,压制了下一代的独立想象能力,扼杀了他们天生的智慧。
因此,中国人急需去除标准化思维模式,撤销管制,给下一代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勇敢尝试,大胆追求,把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教育界也不要不余遗力地推崇“标准知识”、“标准答案”。这个世界是一个变幻的世界,时时刻刻都有新鲜事物发生,如何能用“标准知识”来界定呢?就算是严谨的科学,也只是“有效的经验”与“可能的推理”,而没有“标准知识”与“永恒真理”!所以,摆脱僵化,把头脑从标准化思维中释放出来,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如果还无法完全取缔标准化思维,那么,至少可以把标准放得宽泛些,让那些不怎么规范的人通过考察,而不是绝对拒绝和摒弃。要知道,一部高效能的机器,是由各种形状不一、功能不一的零件构成的!
当人们在种种规则中,像砖块一样,被整齐划一地排列后,对于统治和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是,由于人们被修订成了一块块“砖”,他们垒成的金字塔,只有稳定,而无活力。
【2.越雷池者,杀无赦】
尊重权威、崇尚权威,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一个特点。
从古至今,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权威人物。对这些人物的言论、著述,中国人如视法典,记得一清二楚;在实践时,比其本人还认真、严格、彻底。至于权威人物的权威理论,是否经得起考验,是否符合现实情况,却没人在乎,很少探讨。
这是一种迷信权威的心理。关于这种心理的讨论,在学界曾广泛展开。
学者朱永新写过一篇反映中国人社会心理特质的文章,名为《论中国人的恋权情结》。文中,朱教授介绍了外国学者的某些观点,如权威是什么?权威就是一种关系,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其中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发布命令,或者行使权威,而对方完全依从。朱教授还提出一个概念——恋权情结。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崇拜权力,趋从权力,具有深刻的恋权情结,而这种情结,一般有如下特征:畏权、慕权、清官梦、升迁梦、滥用权。
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也就权威问题写过一文,名为《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杨教授认为,在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权威取向是一个重要特征。
杨教授从3个方面对权威取向进行了细致分析,如下:
第一,权威敏感。
比起其他国家的人,中国人对权威的出现,极其敏感,格外警觉。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哪一种场合,中国人都会观察有无权威人物的身影。如果发现有权威存在,便开始衡量权威的大小,并与自身比较,看看是否超过自己。他们习惯于这种处世的方式,知道怎样对上,如何待下。他们从小就饱受这种教育,在这种对上、待下的关系中,游刃有余,非常习惯。如果与对方没上没下,平起平坐,反而感觉没意思,没兴趣。
第二,权威崇拜。
对于权威人物,中国人有着天然的崇拜、无条件的信任。在他们看来,权威从来没有错,即使有错,也是不得已的,甚至是应该的——因为谁都会犯错嘛!所以,他们从不否定权威、批评权威。而且,他们还会把权威的“威力”无限扩大、延伸。有的时候,一个权威人物只在数学领域有些成就,可是,却被认为在道德或其他方面,也是权威。这种概化现象,竟然导致“全能权威”的观念出现——权威好像孙悟空一样,变得无所不能。而权威本人,当他得到这种反馈、赞誉后,时间长了,竟然也真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怕的是,中国人崇拜权威很坚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将权威绝对化,认为权威是永恒的权威,领袖是永恒的领袖,一日是权威,便一世为权威。
第三,权威依赖。
既然权威神仙似的全能,中国人对权威的依赖,便很彻底。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靠着权威的理论。这种依赖,会造成两种现象。一是:在与权威接触时,会在短时间内失控,突发心理无能,心理反应迟钝,行为上也缺乏灵敏,表现笨拙。即便这个权威人物是自己的爸爸,自己也会强烈地感觉无能。二是:自己会变得更加服从。因为一想到权威是不可超越的,为使权威对自己友好,并给予赞赏,就会以更恭谨的态度面对权威。在权威面前,采取永远的投降姿态。
权威意识之所以牢固地附着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原因还在于传统文化。
自汉朝起,儒教成为思想主流。统治者根据儒学设置纲常,提出皇权、父权、夫权的权威性。这些权威,在一代代的教化中,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形成制度,比如有皇权制度、官场等级制、宗法制、家长制等。经过数千年的渗透、传承、实践,权威意识便成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这并不是无意识的错。无意识本身很正常。很多时候,人类的行为都是在无意识中实施的。如果每个人做每件事都要三思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没有长寿的人了,大家都将疲惫不堪,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过劳死。
一般情况下,正确地应用无意识,会带来有益的影响。
举例说明,在1796年的德国,曾发生这样一件事。
那是一个春天,3月30日,在格丁根大学的宿舍里,一个18岁的学生坐在灯下,翻看导师布置给他的数学题。他对数学格外痴迷,导师对他寄望很高,总是留一些特殊的难题让他解析。这天,他看到导师留给他3道题目,于是,开始逐步作答。3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去休息,因为他被最后一题难住了。
这最后一题,被单独写在一张纸条上,要求是:用圆规和直尺——直尺不能有刻度,把一个正十七边形画出来。他琢磨半天,也不得其解。他认为这是导师刻意给他增加的难度,因此,他决定,即便不睡觉,也一定要攻克难题。
他就这样手持圆规、直尺,比比划划,量来量去,考虑着各种思路。当天色泛白,太阳升起后,他终于寻找到了答案。
用一个夜晚才能解出一道题,这让他很内疚,很惭愧。他去见导师,说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导师莫名其妙,接过他的本子,大吃一惊,脱口道:“这是你一个晚上完成的功课?”
学生简直要难受死了,小声说:“是的,我太笨了,花了整整一夜时间。”
导师非常激动,让学生当着他的面重做这道题。学生不知导师是什么意思,按照要求又把正十七边形画了一遍。
导师声音颤抖地说:“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你解开了一道数学悬案!这道题,阿基米德没做出来,牛顿没做出来,两千多年都没有人做出来,你却在一个晚上做出来了!你是一个天才你知道吗?!”
原来,导师也在研究这道题,昨晚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留神把写着这道题的纸条夹进作业里。
时过多年,当这个学生回忆往事时,感慨万千地说:“如果导师告诉我,这道题在两千年中都没能解开过,我肯定无法在一夜间把它攻克。”
这名学生,便是伟大的“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的神奇经历表明:当“前车之鉴”过多时,当前提过多时,当经验过多时,创新的激情就会被浇灭;只有减少权威的影响,减少名人的论断,减少历史的干扰,让自己变得“无意识”,让思想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才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48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0.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