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


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

作  者:陈夏红 著

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1182799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专业杰出人士  >  法律人物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系2010年重磅好书《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姊妹篇,由《沉浮与枯荣》整理者陈夏红依据对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等的采访及其他文献资料,四易其稿而成。
两书相比,《沉浮与枯荣》重在“述”江平的人生经历,而《出没风波里》则重在“评”江平的认识与追求。倘若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出没风波里》更能全面地给读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时代”的轨迹,向读者展示江平“出没风波里”的一生。
本书亦收录了大量以往未曾面世的珍贵照片以飨读者。

TOP作者简介

陈夏红,中华人民共和国男性公民,辛酉岁立夏时节出生于沈河岸边大沟寨。一岁到四岁生病,五岁到七岁挨饿,此后在学校里入少先队入团入党,其间屡次考第一名,也屡次被老师开除。千禧年后流落中国政法大学,不求甚解,不学无术,不三不四。眼下隐居昌平军都山下舒云居,准备挣若干工资奖金,拟用来还贷款娶老婆买车买房,了此纸笔残生。近一两年关注近现代法学人物,一塌糊涂,仅此而已。 

TOP目录

致谢
引子
一、青少年时代  
生于忧患    /    3 
家世    /    4 
重视教育的家庭氛围    /    7 
江平的兄弟姐妹    /    8 
在大连    /    11 
在北平    /    12 
艺文中学    /    13  
二、走向革命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    16 
考入崇德    /    19 
民主的启蒙    /    19 
爱在崇德    /    23 
崇德点滴    /    25 
保送燕京大学    /    26 
燕大半载    /    27 
抽调组建文工团    /    29
转战体育分会    /    34 
选派留苏学法律    /    38 
走向民主,通往革命    /    39  
三、苏联西游记  
江平的茫然    /    41 
江平和他的中国同学    /    45 
同学眼中的江平    /    47 
罗马法与拉丁文    /    48 
近距离看苏联    /    51 
课余    /    53 
禁令下的爱情    /    54  
四、昙花一现  
北京政法学院新来的年轻人    /    58 
接待苏联法律代表团    /    58 
“江平同志来校后工作表现很好”    /    62 
两则署名为“平”的学术通讯    /    62 
直击所有权大题    /    63 
洞房花烛夜    /    64 
对民法学教育的批评与反思    /    67  
五、飞来横祸  
北京政法学院的整风运动    /    68 
江平的鸣放    /    69 
划为右派    /    72 
批判    /    73 
处理    /    76 
右派分子登记表    /    77 
离婚    /    79
江平的苦闷    /    79 
鲜为人知的故事    /    82 
下放    /    85 
北京政法学院的反右派状况    /    86  
六、逆境  
死里逃生的车祸    /    88 
摘帽右派    /    90 
教学榔头俄文钉    /    93 
江平的困惑    /    96 
四清运动    /    97 
卖书避祸    /    103 
再婚    /    104 
在安徽    /    107 
穷途末路    /    107  
七、在延庆  
绝处逢生    /    109 
“五七”学校教英语    /    111 
延庆中学教政治    /    112 
生活不易    /    113 
“这是你爷爷吧”    /    114 
在延庆    /    117 
“爸爸你敢打我?!”    /    118 
诗书丛里觅快活    /    119 
诗言志    /    120 
回城    /    127  
八、被“解放”的江平    转机    /    128
与法学所失之交臂    /    128 
改正    /    130 
“我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得到改正”    /    133 
400元的落实政策补助    /    135 
调工资    /    137   走出阴影    /    139 
评为副教授    /    141 
担任民法教研室负责人    /    141 
冉冉上升的新秀    /    142  
九、治校八年  
担任副院长    /    143 
新起点    /    144 
从副院长到副校长    /    147 
推动改革    /    148 
加强师资队伍    /    151 
罢餐事件    /    152 
管得最多的副校长    /    161 
成立学生会伙食管理委员会    /    163 
信息发布会    /    165 
那时江平    /    168 
生命之树常绿    /    169 
木板房里的书记和校长们    /    171 
担任校长    /    173 
管得最少的校长    /    174 
积极与学生见面    /    175 
推动开通345
支线公交车    /    178 
没有专车的校长    /    178
十、永远的校长
毕业生动员大会上的演讲    /    180 
毕业典礼    /    180 
历史的回声    /    183 
调回贺卫方    /    189 
田园将芜胡不归    /    190 
校长余波    /    194 
江平先生与那些学生    /    194 
1990年的毕业典礼    /    196 
沉重的幽默    /    197 
六十大寿    /    198 
永远的江校长    /    201  
十一、市场经济的法律思考  
为民商法打开一扇窗    /    205 
结缘罗马法    /    216 
走出所有权的泥淖    /    219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220 
走向法治    /    223 
与经济学联姻    /    224 
“江平教授有异乎常人的宏观视野”    /    228  
十二、从法律到政治  
“法治离不开政治”    /    231 
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绕过、不可回避    /    232 
普遍未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233 
“苏东波”的教训在于“三垄断”    /    234 
人权是更硬的道理    /    236 
宪政社会主义?    /    238 
党权问题    /    239
十三、未尽的梦想
 “走向法典化”    /    243 
制定民法典的宏观思考    /    244 
成为民法典起草小组成员    /    244 
合同法先行    /    246 
物权法破题与中止    /    247 
一封公开信引发的争议    /    249 
最牛钉子户事件    /    252 
侵权法通过,民法典在望    /    259  
十四、我师江平  
仍作辛勤一园丁    /    261 
江门子弟    /    263 
江门札记    /    264 
江平的教学理念与风格    /    277  
十五、回报社会  
“再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    284 
王泽鉴“共襄盛举”    /    285 
基金设立很不容易    /    287 
江奖的运作机制    /    290 
走出法大    /    292 
获得江奖的“幸运儿”    /    292 
艰难的“法大诺贝尔”    /    295 
江奖激励人生    /    297  
十六、推动中国  
为什么要呐喊?    /    302
孙志刚事件    /    306 
为改革辩护    /    307 
捍卫新闻自由    /    309 
演讲天下    /    311  
十七、80后江平  
大病一场    /    319 
八十大寿    /    321 
心愿与遗憾:出版口述自传    /    325  
结语  
季卫东之问    /    333 
江平和他的时代    /    334 
江平的孤独    /    334 
成功与失败    /    336 
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    337 
精神与风骨    /    339 
最后的法学家    /    342  
后记 
参考文献  
(一)江平作品    /    348 
(二)其他文献    /    348 
(三)网站    /    355

TOP书摘

江平
只向真理低头
我只坐在法律一边
我所能做的是呐喊
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我的中国梦,就是法治天下
如果来生再让我选择的话,我还要选择在大学当教授
                                    ——法学界的良心 永远的校长  江平
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法律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人大常委会委员等公共职务。作为一名学者,江平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每每在重要关头为私权呐喊,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良心”、“时代的法学教师”,其标志性名言“只向真理低头”,已成为其人生的真实写照。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更将其尊称为“永远的校长”。
                                                                                                                                     后记
尽管这本书经过四易其稿后杀青,但我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在我心里,这本书的书名后面还有“未定稿”或者“征求意见稿”字样。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假以时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或许我将有更从容的时间和心力与思考,来使得这本评述“江平和他的时代”的人物传记更加完美。
本书写作的依据,主要是对江平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等的采访及其他文献资料。当然,正文中的引用并不全是录音原文,而由笔者在无损原意的前提下作了适当地编辑。另外,并非每个人的采访都被引用,绝大部分采访最后被用在这本书中的不足十分之一。取舍标准无他,唯行文需要而已。这是有必要向所有采访对象和读者交代并请理解的。
对于这本书来说,尽管所有事件都已是明日黄花,但我所做的,依然类似于记者的工作。与记者采访新闻相比,我更多是在采访历史。在这本书中,我通过不断地提问,把我获取的信息经过必要的加工整理,然后即以新闻的方式告诉读者“江平和他的时代”的故事。
在写作前,我有一个雄心:想让这本人物传记既是文学的,也是史学的,更是法学的。但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发现这样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我对主题的驾驭能力。因此,写作的思路一再调整。坦率地说,到最后我已经无意于撰写一部江平的“全传”。我所能做的,是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工作,给读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时代”的轨迹;向读者展示江平“出没风波里”的一生。至于江平的是非功过究竟如何,我想把作出结论的机会留给读者。
出于尊重读者的考虑,笔者在这本书写作中坚持如下原则:对于江平口述、笔者整理的江平口述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引用。对于《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中着墨较多的篇章,尤其是江平的立法活动和学术研究,本书亦尽可能简略,甚至略过不提。一些涉及江平人生中关键事件而口述自传中已经引用过的文献和材料,除非必须,在这本书中原则上不再引用。
基于上述原则,这本《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与江平的口述自传完全是“姊妹篇”,两者差异非常大。倘若两本书结合起来读,“江平和他的时代”可能会更全面一点。希望这不要被您看成是在后记中插播广告。
基于行文流畅的考虑,再加上这本书本身亦不是纯粹的学术专著,我并没有将文献出处以脚注形式标注,而是将文献题名尽可能插入正文中。书末附有主要参考资料目录,这也是我在整理江平口述自传时所参考的基本文献。
用两年时间完成两本书:江平先生和我合著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以及我独著的《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几易其稿,工作量不可谓不大,效率也不算太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这两本书上。写作过程中,我的健康状况一度亮起红灯,甚至不得不进医院。这种超负荷的劳作,是人生中一种难得的体验。我非常珍惜这份体验。
也正是因为工作量大而时间有限,在我自己看来,这本书留下太多的遗憾:可能还有该采访的人未采访,可能还有该看的资料未细看,很多思考乃至对资料的选择,对传主的刻画都未来得及展开。到最后,写作纯粹变成和时间赛跑的体力活。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本《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注定会被删节修改。尽管内心充满遗憾,但我依然希望有一天,这本书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献给读者,正如江平在其口述自传首发式上所讲,“这天应该能够来到,我也相信能够来到。”
在一个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真正的好书应该像“维基百科”一样,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亲爱的读者,我怀着谦卑而真诚的心态,随时期待您的鼓励、建议、批评还有更多的线索与素材。
这注定会是一本沉重的书,但我还是祝您阅读愉快。
陈夏红
2011年6月25日定稿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无忧壁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55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