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书新闻
【百道编按】今年是著名翻译家、艺术家、教育家傅雷先生诞辰110周年,傅雷的家乡浦东新区周浦镇通过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来表达对傅雷的追思和传承。7月12日,由上海浦东傅雷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浦东新区周浦镇党委、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傅雷著译全书》赠书仪式暨“一个崇高灵魂的文字再现”报告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7月12日,由上海浦东傅雷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浦东新区周浦镇党委、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傅雷著译全书》赠书仪式暨“一个崇高灵魂的文字再现”报告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韧、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今年是著名翻译家、艺术家、教育家傅雷先生诞辰110周年,傅雷的家乡浦东新区周浦镇通过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来表达对傅雷的追思和传承。7月12日下午,由上海浦东傅雷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浦东新区周浦镇党委、浦东新区周浦镇人民政府、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傅雷著译全书》赠书仪式暨“一个崇高灵魂的文字再现”报告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22家受赠单位代表、10多家媒体和50多位慕名前来的读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活动开始,由周浦镇党委委员周俊主持并介绍到场嘉宾和活动流程。作为傅雷先生的家乡代表,也是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周浦镇党委书记李幼林介绍了“人文周浦”的发展近况以及《傅雷著译全书》的出版初衷,并在致辞中强调,希望通过成立“上海浦东傅雷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将傅雷先生引进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号召大家一起学习傅雷先生襟怀坦白、挚爱艺术、坚守气节、独立思考的崇高品格,弘扬英雄主义信念和传承优秀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神。周浦镇党委委员周俊主持活动
周浦镇党委书记李幼林发表讲话
上海远东出版社总经理曹建在发言中首先感谢周浦镇党委和政府对出版《傅雷著译全书》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并指出,傅雷先生一生笔耕三十七载,译著宏富,贵在传神,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了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傅雷著译全书》是对翻译艺术、人文主义思想、民族精神的重新认识。
据了解,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傅雷著译全书》历时近6年打磨,共26卷本,是迄今为止最充盈最权威的译、著版本。它以上世纪出版的《傅雷译文集》和《傅雷文集》以及本世纪初出版的《傅雷全集》为蓝本,做了大量补充校订工作,收录了傅雷的全部译作和著作,包括有关小说、传记、艺术、政论等译作36部、译文26篇。全书收录的著作中,除了著名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和《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还有涉及文学、美术、音乐、政论等文章71篇,以及家书254通和致友人书302通。
上海远东出版社总经理曹建介绍出版情况
作为此次活动的受赠方代表,上海科技创业中心的李岩女士表达了自己作为读者对傅雷精神和《傅雷著译全书》的认识和评价,并希望通过此次赠书活动,让更多的读者阅读名作,认识“赤子”傅雷,传扬傅雷精神。
上海科技创业中心李岩发言
赠书仪式上,周浦镇和上海远东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分别向闵行区图书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协和双语学校、兴业证券、松江区财政局等20多家单位赠送了《傅雷著译全书》。
《傅雷著译全书》赠书仪式
纪念的最好方式是传承,为了彰显和发扬傅雷的“云中鹤”精神和学贯中外的才华,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表了“一个崇高灵魂的文字再现”的主题报告,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傅雷作品及人生经历,深度肯定了傅雷先生的刚正风骨和独立精神,为现场的听众展示了“一个崇高的灵魂,一个读书人的风骨,一个翻译家的精神,一个有血有肉、有神有韵的傅雷”。
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作主题报告
陈子善教授讲到,此次由傅雷次子傅敏先生主编的《傅雷著译全书》,不仅弥补了一直以来傅雷作品不在家乡上海出版的遗憾,而且在内容的完备性和校正的准确性上都超越了以前的版本,对阅读和研究傅雷著作,传承傅雷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纪念傅雷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的下次活动将于8月继续展开。
一个崇高灵魂的文字再现——《傅雷著译全书》出版感言
陈子善
今年是傅雷诞辰110周年,在纪念的日子里,这套书的出版非常及时,非常有意义。尤其是提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傅雷的著译首次大规模的在他的故乡出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傅雷的故乡没有能够争取到出版傅雷著作的机会,这当然是一件遗憾的事,现在这个遗憾在周浦镇和远东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弥补,我们作为一个读者,作为傅雷作品的爱好者感到很欣慰。我查了一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只有在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傅雷书信集》手稿影印本,除此之外傅雷的译文是安徽出版,第一本傅雷全集在辽宁出版社出版,都跟上海无关。这次《傅雷著译全书》由傅雷先生次子傅敏先生主编在上海出版,我认为纪念意义特别重大。
《傅雷著译全书》,既然称为全书,我们可以想见这是一部到目前为止收集最为完备傅雷的著译全书,“全”,完整。这部《傅雷著译全书》是依据《傅雷译文集》、《傅雷文集》、《傅雷全集》为蓝本,做了大量补充、修订工作,以及成为最为完整的最权威的傅雷译著版本。这句话交代的非常明白,非常清楚,这个目的这个追求基本上是圆满的达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次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翻阅旧报刊杂志时,无疑当中在当时上海出版的一个刊物《贡献》杂志上看到了傅雷游记,《法行通信》。我只知道傅雷是翻译家,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是阅读傅雷先生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法国文学作品而成长的。但是我不知道傅雷还写过这样的散文,很漂亮的散文。
我在跟傅雷先生一位朋友吴先生交谈的时候谈起这个,吴先生马上告诉我,子善,太好了,我也正在寻找《法行通信》。据吴先生回忆,傅雷先生生前曾经跟他谈论过他早年的创作,提到过《法行通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法行通信》收集起来加以整理,向社会公开。
当时我查到了,第一到第十五篇的《法行通信》,他是一组散文,总共15篇,当时查到15篇,而且写文章做了介绍。
傅雷的法国留学在傅雷的文学生涯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傅雷之所以有今天的傅雷,跟他去法国留学是有密切关系,因为他学习了法文,他开始法国文学的翻译,使他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代表性人物。这次法国之行是在1927年12月31日晚上从上海坐船出发,从上海启航,1927年底。
《法行通信》在1928年1月2日开始写,当时《贡献》杂志一个编者孙福西(音),这个人是法国留学回来,他对傅雷去法国很关注,希望傅雷把途中的见闻、途中思考写成通信,寄回来,在《贡献上》发表。一路上,傅雷不断的看,不断的想,不断的写,一直到1928年2月2日到达法国马赛港。
这组15篇的《法行通信》写的非常漂亮,其中像亚丁的海鸟是人间,都有相当的水准。八十年代我们把它编入《中国现代作家海外游记选》,最后一篇《法行通信》当时查到1928年2月9日写于法国巴黎,题目《在卢森堡公园里瞻望》,再往后查没有发现新的,我以为到了巴黎,《法行通信》可以告一段落。但是没想到我的粗心大意,遗漏了傅雷写的最后一篇,第16篇《法行通信》,第16篇是他2月20日到达了法国维也纳省城布吉埃(音)市,题目“来到静寂的乡间”2月20日写,寄回国内再发表,当中有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没有往后查,把这篇遗漏了。
这一遗漏导致本世纪初《傅雷全集》收《法行通信》的时候也遗漏了这一篇,一直到这一次重编《傅雷著译全书》,有一位年轻的傅雷研究者发现了这个遗漏,补充了第16篇。
我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傅雷著译全书》是更为完全的,我当年犯了粗心大意的错误,二十年后终于得到了弥补。
编撰一个作家的全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一代甚至几代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这个努力的成果在傅雷先生这里,就是成就了《傅雷著译全书》。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对傅雷先生的基本认识。
第一,我认为傅雷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不可多得的翻译家,是一位忠于艺术忠于良心的文学翻译家。为什么这样说?傅雷先生留学法国,对法国文学非常熟悉,对法国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所以他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法国,涉及很多领域,包括文学、文学理论、美术、艺术等。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法国文学从18世纪到20世纪一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傅雷先生都有翻译,包括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在法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大作家、大文学理论家的作品代表作,傅雷先生几乎都翻译了。伏尔泰的《老实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等,梅里美的《卡门》,歌剧《卡门》的文根据梅里美的小说《卡门》,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以及最有名的三本专辑,《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艺术哲学》,这些都是傅雷先生翻译的。《傅雷著译全书》里巴尔扎克的作品展了十卷,巴尔扎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推崇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
把这些综合起来看,我认为傅雷先生在翻译上面的贡献是非常巨大,在20世纪的上半叶,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傅雷的法国文学翻译和在北京的知堂老人日本文学翻译、古希腊文学翻译可以比美,非常了不起。傅雷靠翻译为生,他没有领取国家的工资,依靠稿费生活,上海最著名的两位作家,巴金、傅雷,巴金靠自己的稿费,傅雷靠自己的翻译稿费生活。现在有很多人专门来研究,他的翻译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翻译上有一套完整的自己的理论主张和实践经验,有的有理论主张没有好的实践,有的有实践,但是理论上没有归纳,傅雷不同,他的理论主张指导了他的翻译实践,这在翻译家当中也是并不多见。如果按照《克里斯朵夫》翻译,第一卷第一句话,江声浩荡,很多同时法国文学后来的人都想超越傅雷先生,他们翻译谁都无法超越,都不如傅雷先生翻译的这四个字。我们对傅雷先生的翻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怎么领会,虽然我不懂法文,但是我可以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他是杰出的20世纪不可多得的翻译家。
第二,他是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以往对这一点关注不够,很多人在研究他的翻译,没有错,有意无意忽略他的文艺评论,傅雷先生的文艺评论数量不的,不是以数量取胜,而在《傅雷著译全书》里能够看到,他的文艺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文艺评论,总共只有一卷,并不是质量不高,质量相当高,尤其是《论张爱玲的小说》,现在已经成为张爱玲研究当中的经典文献,他当时非常有远见的指出,毫无疑问,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最完美之作,至少是文坛最美的书籍之一。还有一篇,1943年发表的,《读剧随感》,当时话剧很活跃,他对这个里面提出非常重要的观点,应该重新来讨论评价鸳鸯蝴蝶派的创作,鸳鸯蝴蝶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新文学所否定的,但是傅雷先生不完全这样看,他提出了他自己的具有远见的看法。张恨水,傅雷先生这样说,“张恨水的小说我看的并不多,有许多也许是非常无聊的,但是读了《金粉世家》之后,使我对他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崇敬,甚至觉得还不是有些新文艺作家所能企及于万一。”有不少搞新文学的,不及张恨水的万一,那对张恨水的评价相当高。“在这部刻画大家庭崩溃没落的小说中,他已经跳出鸳鸯蝴蝶派传统的圈子,进而深入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他不仅对张恨水的小说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且指出了张恨水创作当中的亮点。
今天回过头看这些年重新讨论鸳鸯蝴蝶派,傅雷先生走在前面,四十年代已经这样做了,这又是他留给我们重要的文学遗产,怎么客观的全面的公正的评价历史上的许多文学作品。他是优秀的文艺评论家。
第三,他是一个卓越的伟大的散文家。前面讲了,早期写过《法行通信》这样优美的散文,晚年或者后期又写了著名的《傅雷家书》,虽然这部《傅雷家书》是用书信的形式表达的,但是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杰出的卓越的散文集,散文非常精彩,能给我们多方面启发的散文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家当中,有两部作品具有全国范围的深远影响,一部是巴金的《随想录》,一部是傅雷的《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是傅雷在1966年以前写的,《随想录》是巴金在改革开放以后写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写作时间不同,大家他们的影响同样深远。除此之外,傅雷的评论,在我看来有不少评论也可以作为散文来读,因为文笔相当漂亮,比如美术评论,三十年代写的《薰琹的梦》,他写了一篇评论,对庞薰琹的美术创作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如他对音乐家莫扎特的评论,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他对肖邦的评论,肖邦的少年时代和肖邦的壮年时代。这些文章我们既可以把它作为艺术评论来读,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来读。如果仅仅是艺术评论这就局限了这些作品的丰富内涵,尤其是为他的儿子傅聪的钢琴录音写的“乐曲说明”,傅聪谈了一首肖邦的钢琴,需要做一些文字解释,帮助听众理解,这些文字解释都是傅雷亲自写的,在我看来都可以选入中学大学教材,怎么对艺术的认知。
下面着重跟大家讨论《傅雷家书》,1954年开始一直写到1966年为止,现在收在《傅雷著译全书》里,最后一封家书当年是我找到的,英文的家书,我把这封家书交给傅敏先生,他很惊讶,原来还有这么一封信。傅雷在1966年去世以后,消息传到海外,有位香港记者当时正好在伦敦,这位记者非常敏锐,马上去找到了傅聪先生向他进行采访。就在这次采访当,傅聪先生出事了,这封傅雷写给他的他收到最后一封英文家书。遗憾的是,这封英文家书的原信没有保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位记者在他采访的报告当中提供的英文家书的中文翻译,这封家书写了他在1966年8月份的感受。9月初就去世了,这是最后一封家书。这些家书,目前所公布的最为全的两百多封家书,非常全面的完整的体现了傅雷这个人的人格,爱中国,爱儿子,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挚爱,爱艺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艺术,爱生活,他是有生活情趣的人。这些方面在家书里都有充分的体现。他维护做人的尊严,维护艺术的尊严,在《傅雷家书》也有充分的体现。
《傅雷家书》在《傅雷著译全书》里,第24卷-25卷,是我们阅读傅雷创作的一把钥匙,怎么进入傅雷的心里,怎么进入傅雷的精神,通过家书,我的题目是“一个崇高灵魂的文字再现”,集中在家书里,在他的翻译里也体现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最为集中,最有表现力的就在家书里。我往往隔一段时间翻翻家书,每次翻阅,都有新的体会。
今天在讲中国精神,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在1954年12月傅雷的一封家书,给儿子傅聪的家书里提出了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灵魂。他说,在我和你我们要争取体现出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灵魂。他提醒他的儿子傅聪,你演奏外国作曲家的作品同样表现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灵魂。
在1955年1月26日书信当中说下一段著名的话,“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的不错,艺术表现的动能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样,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因为作为一个演奏家,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傅聪面对的问题,他怎么面对前人作曲家的心灵,你谈贝多芬作品、莫扎特作品、肖邦作品的时候,你怎么跟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心灵相通,这是一个问题,你怎么跟你的听众心灵相通,这是一个演奏家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傅雷在这里提出,你要做一个好的演奏家,你必须保持赤子之心,像他在另一封信当中所强调的,“首先要成为一个人,真正大写的人,然后才做艺术家,然后才做钢琴艺术家。”首先成为一个人,这是最重要,其次才是艺术家,最后是演奏钢琴,才有可能去成为钢琴演奏家。这个话如果引申,对任何人都是适用,首先做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堂堂正正的人,光明正大的人,不说假话,不做坏事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工人,好的农民,好的领导,好的战士,这就是在《傅雷家书》所反复强调,反复说明的。
我们读《傅雷家书》有很多段落有非常打动人,比如在1955年3月27日一封信当中这样说的,“我特别体会到莫扎特的温柔妩媚,所有与浪漫派的温柔妩媚不同,就在于它像天使一样的纯洁,毫无世俗的感伤或是靡靡的甜腻。神明的温柔,当然是与凡人不同,就是达芬奇与拉菲尔的圣母,那种妩媚的笑容决非尘世间所有的。能够把握到什么叫做脱尽人间焰火的温馨甘美,什么叫做天真无邪的爱桥,没有一点儿拽心,没有一点儿情欲的骚乱,那末我想表达莫扎特可以虽不中,不远矣。”这是他在家信当中对莫扎特这位音乐家的基本评价。读《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个崇高的灵魂,怎么表达,他方方面面涉及古今中外的艺术,涉及日常生活的细小的东西,有很多信是家常的信,事无巨细,表达了一个严父对一个儿子的认真无微不至的关怀。
《傅雷家书》的内涵非常之丰富,打开书,几乎每一页都有吸引,不仅是情感上的吸引,而且是知识上的吸引,任何学习文学、音乐、美术、历史,很多谈到中国的历史,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
我历来主张中学语文课本,大学中文系的读本应该选《傅雷家书》里的有关章节,这对我们下一代再下一代都会有所帮助。
这是我对傅雷作为一个优秀的杰出的文人学者翻译家的基本认识。
傅雷是一个真正的上海作家,是真正的上海翻译家,他是上海的土地培养出来的,比如鲁迅,鲁迅是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可以说我们培养了鲁迅,巴金以前说四川人,后来不对,祖籍浙江嘉兴,不管是浙江嘉兴还是四川成都,他能培养巴金。在20世纪上半叶从事新文学工作作家当中,真正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应不是很多,傅雷是一个杰出代表,宝山的滕固是傅雷的朋友,美术专家,他也是上海人,宝山人。松江施至成先生、罗红(音)女士,这些是松江人,再举更多的例子举不出更多,当然有一些,但是就成就讲,傅雷是数一数二,就这点作为一个真正的上海作家上海翻译家,我们上海的出版界,上海的评论界义不容辞应该出版他的书,应该进一步研究他评论他。这是上海的光荣。从这个意义讲,《傅雷著译全书》的出版也是值得大家庆贺的。用于有了一部真正上海作家的著译全书。
日常生活中的傅雷是什么样的人?我没有见过傅雷,傅雷去世太早。我见过很多傅雷的朋友亲人,比如给《傅雷家书》做序的楼适夷先生,见过多次,比如改革开放以后,比较早,向有关方面反映要为傅雷先生平反的柯林(音)先生,比如说我的老师额施至成先生,他们都是傅雷的朋友,我见过他们,也跟他们谈起过傅雷他们都对傅雷充满着敬意。我也看到傅雷人格力量的伟大傅雷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做任何事情,无论是教育孩子,翻译,日常生活,都是一丝不苟,这样的人很少见,我不敢说傅雷是完人,但是接近于完人,他的脾气也很急躁,他自己的书、文章、书信里都谈到过。但是在大的方面,他是完人,接近完人。
现在保存下来的他的遗书,建议大家看看他的遗书,《傅雷著译全书》第26卷最后一篇,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把他未了的事情一条一条全部列出来,借人家东西怎么还,写的清清楚楚,这不是意志非常坚强的人是办不到的,非常冷静把问题考虑的很周到,他要告别人世了,必须把交代的事情交代清楚,作为一个正直的善良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代表,傅雷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他留给我们26卷的著译全书,留给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乃至发扬。
施至成先生在1986年写过一篇纪念傅雷的文章,题目“纪念傅雷”,我一直推荐我的学生阅读,在文章的最后,他记过这样的一段话,“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傅雷在艺术涵养、知识积累之后,才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我没有见过刚直。傅雷至此完成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祝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之间。”这是施至成先生的愿望,施至成先生已经去世了,他的愿望是不是能够实现,傅雷先生的刚劲是不是能够继承下去,这就是我阅读26卷《傅雷著译全书》的感想,也是我要自勉的。
(本文编辑:June)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